杨梅主要病害的发病特点及防治方法
发布时间:2021-09-28 来源:贵州李仁贵杨梅种植有限责任公司【官网】 阅读
杨梅甜酸适口、营养价值高,受到了广大消费者的喜爱。因此,种植杨梅的农户也在逐年增加。然而,在种植杨梅时,农户们常常遇到各种杨梅病虫害的问题,需要及时做好这些疾病的防治工作。下面我们了解一下:
1杨梅根癌肿病 俗称杨梅疮、癞疮,是一种细菌性病害,是杨梅小枝及树干的主要病害,主要侵染二、三年生枝条,有时也可发生在多年生的主干和当年生的背后梢上。初发病时出现似芝麻粒般大小的瘤状突起,表面光滑、乳白色,后逐渐形成肿瘤,表面粗糙凹凸不平,木栓化,很坚硬,色泽渐变成褐色至黑褐色。一个枝条上的肿瘤数目不等,少的1~2个,多的4~5个或更多。致病细菌在有病枝干的癌瘤组织中越冬,下年春季在病瘤表面溢出菌脓,通过雨水传播,从伤口或叶痕处侵入,潜伏期一般为20~30天,树梢上当年生病瘤一般在5月下旬开始出现,以6—7月发生较多,管理粗放,地势低洼,园地排水不良,以及树龄较大,树势衰弱的杨梅树发病重。 防治方法。一是保护好树干不受损伤。在采摘时尽量不伤及枝干,对大风雨过后,造成的机械损伤,要修剪整平并涂上波尔多液等保护剂。新建的杨梅园要配套种上防风林带。二是清洁田园。在春季萌芽前,要剪除长有病瘤的小枝,对大枝上的病瘤,可将病瘤刮除后用抗菌剂“402”50倍液或硫酸铜100倍液消毒伤口,再外涂伤口保护剂。三是药剂防治。在抽春梢时喷施1次1∶2∶200波尔多液,并用快刀削除肿瘤后,伤口用农用链霉素200毫克/升、0.1%高锰酸钾、或70%酒清、硫酸铜100倍液消毒保护,隔半月后再涂1次,刮下的病瘤组织集中烧毁或深埋。 2杨梅干枯病 主要危害枝干,初期为规则暗褐色病斑,不断扩大沿树干上下发展。被害部成稍凹的带状斑,后期生有很多黑色小斑点,严重时可深达木质部使枝干受害枯死。 防治方法:一是加强对杨梅树体培育。深翻松土,增施有机肥,增强树势。提高抗病力。二是药剂防治。在发现病斑后,用快刀刮去,在伤口上涂抹抗菌剂“402”,使伤口迅速愈合,恢复生长。对已出现的枯死枝条,应尽早剪除,再涂1次抗菌剂。 3杨梅褐斑病 属真菌性病害,主要危害叶片,一年发生1次,常会引起秋冬大落叶,并使花芽和小枝枯死,对树势和产量影响很大。发病初期在叶面上出现针头大小的紫红色小斑,后逐渐扩大成圆形或不规则形,中间红褐色,边缘褐色或灰褐色,直径4~8毫米。后期病斑中间,变成红褐色或灰白色,上面密生灰黑色的小斑点,病斑可相互联合成斑块,最后叶片干枯脱落。病树坐果率低,果形小、含糖量低。该病以子囊果在落叶或病叶上越冬,下年春季子囊果内的子囊孢子开始成熟,并可通过风雨而传播蔓延。如在5-6月间雨日多,发病就重;土质贫瘠,有机质含量低、树势衰退的容易发病;黏性土质排水不良的果园以及通风透光条件差的杨梅园,褐斑病发病严重。 防治方法:一是加强栽培管理,增施有机肥料,开好果园排水沟,增施磷钾肥,并每年深翻果园1次,使果园土壤疏松通气,促进树势,提高抗病性。二是做好清园工作。在果实采摘后及冬季,清扫果园中的枯枝落叶,集中烧毁或深埋,减少越冬菌源,降低下年的发病率,对病害防治有重要作用。三是适时用药防治,在杨梅发春梢时,可用1∶2∶200波尔多液,或50%多菌灵可湿性粉剂800~1000倍液,或40%灵福超微粉剂1000倍液喷雾防治。采果前20~30天和采果后,对树冠各喷1次1∶2∶200波尔多液或70%甲基托布津800~1000倍液,或65%代森锌600倍液,即可得到控制。当防治失当引起秋冬大落叶时,可结合根外追肥对树冠喷施70%甲基托布津800~1000倍液等内吸性杀菌剂加2,4-D10~20毫升/升加以控制。 4杨梅枝腐病 主要发生在老弱树上,以危害枝干的皮层为主,初期病斑呈红褐色,组织松软,用手指按时,在小黑点上部有细长刺毛,重者可造成树干死亡,这一特点可以区别干枯病。枝腐病的发生,可造成树势提早衰败。 防治上可采用加强栽培管理,提高树势增强抗病力,一旦发生枝腐病可采用早期刮除病斑,锯掉枯死枝,并在伤口涂抹消毒剂的方法加以防除,防治方法同肿瘤病。[文章来源网络仅供参考交流使用,如有版权问题,请联系删除]
杨梅甜酸适口、营养价值高,受到了广大消费者的喜爱
因此,种植杨梅的农户也在逐年增加
然而,在种植杨梅时,农户们常常遇到各种杨梅病虫害的问题,需要及时做好这些疾病的防治工作
下面我们了解一下: 1杨梅根癌肿病 俗称杨梅疮、癞疮,是一种细菌性病害,是杨梅小枝及树干的主要病害,主要侵染二、三年生枝条,有时也可发生在多年生的主干和当年生的背后梢上
初发病时出现似芝麻粒般大小的瘤状突起,表面光滑、乳白色,后逐渐形成肿瘤,表面粗糙凹凸不平,木栓化,很坚硬,色泽渐变成褐色至黑褐色
一个枝条上的肿瘤数目不等,少的1~2个,多的4~5个或更多
致病细菌在有病枝干的癌瘤组织中越冬,下年春季在病瘤表面溢出菌脓,通过雨水传播,从伤口或叶痕处侵入,潜伏期一般为20~30天,树梢上当年生病瘤一般在5月下旬开始出现,以6—7月发生较多,管理粗放,地势低洼,园地排水不良,以及树龄较大,树势衰弱的杨梅树发病重
防治方法
一是保护好树干不受损伤
在采摘时尽量不伤及枝干,对大风雨过后,造成的机械损伤,要修剪整平并涂上波尔多液等保护剂
新建的杨梅园要配套种上防风林带
二是清洁田园
在春季萌芽前,要剪除长有病瘤的小枝,对大枝上的病瘤,可将病瘤刮除后用抗菌剂“402”50倍液或硫酸铜100倍液消毒伤口,再外涂伤口保护剂
三是药剂防治
在抽春梢时喷施1次1∶2∶200波尔多液,并用快刀削除肿瘤后,伤口用农用链霉素200毫克/升、0.1%高锰酸钾、或70%酒清、硫酸铜100倍液消毒保护,隔半月后再涂1次,刮下的病瘤组织集中烧毁或深埋
2杨梅干枯病 主要危害枝干,初期为规则暗褐色病斑,不断扩大沿树干上下发展
被害部成稍凹的带状斑,后期生有很多黑色小斑点,严重时可深达木质部使枝干受害枯死
防治方法:一是加强对杨梅树体培育
深翻松土,增施有机肥,增强树势
提高抗病力
二是药剂防治
在发现病斑后,用快刀刮去,在伤口上涂抹抗菌剂“402”,使伤口迅速愈合,恢复生长
对已出现的枯死枝条,应尽早剪除,再涂1次抗菌剂
3杨梅褐斑病 属真菌性病害,主要危害叶片,一年发生1次,常会引起秋冬大落叶,并使花芽和小枝枯死,对树势和产量影响很大
发病初期在叶面上出现针头大小的紫红色小斑,后逐渐扩大成圆形或不规则形,中间红褐色,边缘褐色或灰褐色,直径4~8毫米
后期病斑中间,变成红褐色或灰白色,上面密生灰黑色的小斑点,病斑可相互联合成斑块,最后叶片干枯脱落
病树坐果率低,果形小、含糖量低
该病以子囊果在落叶或病叶上越冬,下年春季子囊果内的子囊孢子开始成熟,并可通过风雨而传播蔓延
如在5-6月间雨日多,发病就重;土质贫瘠,有机质含量低、树势衰退的容易发病;黏性土质排水不良的果园以及通风透光条件差的杨梅园,褐斑病发病严重
防治方法:一是加强栽培管理,增施有机肥料,开好果园排水沟,增施磷钾肥,并每年深翻果园1次,使果园土壤疏松通气,促进树势,提高抗病性
二是做好清园工作
在果实采摘后及冬季,清扫果园中的枯枝落叶,集中烧毁或深埋,减少越冬菌源,降低下年的发病率,对病害防治有重要作用
三是适时用药防治,在杨梅发春梢时,可用1∶2∶200波尔多液,或50%多菌灵可湿性粉剂800~1000倍液,或40%灵福超微粉剂1000倍液喷雾防治
采果前20~30天和采果后,对树冠各喷1次1∶2∶200波尔多液或70%甲基托布津800~1000倍液,或65%代森锌600倍液,即可得到控制
当防治失当引起秋冬大落叶时,可结合根外追肥对树冠喷施70%甲基托布津800~1000倍液等内吸性杀菌剂加2,4-D10~20毫升/升加以控制
4杨梅枝腐病 主要发生在老弱树上,以危害枝干的皮层为主,初期病斑呈红褐色,组织松软,用手指按时,在小黑点上部有细长刺毛,重者可造成树干死亡,这一特点可以区别干枯病
枝腐病的发生,可造成树势提早衰败
防治上可采用加强栽培管理,提高树势增强抗病力,一旦发生枝腐病可采用早期刮除病斑,锯掉枯死枝,并在伤口涂抹消毒剂的方法加以防除,防治方法同肿瘤病
[文章来源网络仅供参考交流使用,如有版权问题,请联系删除]